閱讀之趣(作者:高雪)
資料圖片。
閱讀之趣
高雪
業(yè)余時間在家,我總愛手捧一本雜志或小說,把整個身子臥在大陽臺的躺椅里慢慢品讀。直到母親催促說“飯菜涼了”,我才一躍而起,跑到餐廳抓起碗筷就狼吞虎咽。飯畢,匆匆忙忙洗了碗筷,又躺回去繼續(xù)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。
閱讀能讓人增長智慧。記得上中學時,語文老師特別喜歡我,總愛在下課時間走到我的課桌前與我交流,談一些散漫的話題。其中,最記得他說的“智”字。當時,他問我“你知道‘智慧’的‘智’為什么是一個‘知’與一個‘日’組成?”我搖搖頭。他解釋說,“知”就是知識,“日”是指“每天”,兩字合為一體,即表示每天都增加新的知識,所以為“智”。
愛看業(yè)余書籍,其實也是從上中學時開始的。每每看到一些趣味性比較強的書,就會想辦法帶回家去與母親分享,這一習慣一直沿襲到今天而從未改變。
近日,我在一本雜志上又看到一篇幽默的文章,標題叫《老外眼中的中國詩》。文中說,一位50多歲的外國人,非常喜歡中國,特別是中國的美食和詩歌。一次,他與一位中國詩人一邊吃著美食一邊聊著詩歌。其間,外國友人說他很喜歡中國一位叫莊重禪(音譯)的作品。這位中國詩人說沒聽過這個人,接著老外就給他背誦了莊重禪的一首作品:“遙遠的泰山/展現(xiàn)出陰暗的身影/厚重的基礎支撐著淺薄的高層/假如某一天有人將那乾坤顛倒/陳舊的傳統(tǒng)必將遭逢地裂山崩……”
這是他看到英文詩后自己翻譯成中文的。他說他沒有見過原文,但意思應該差不多。然后評論說,這首詩蘊含著非常深刻的寓意,表達了詩人想要推倒舊制度、建設新國家的愛國情懷。
中國詩人很不好意思地再次表示,這首詩他還是不知道。外國友人又給他講了些莊重禪的相關背景。說莊的生活放蕩不羈,與很多女人有染,但是他很尊重女人,在他發(fā)現(xiàn)他的一個小妾與他的下屬有私情后,不僅沒有追究,還給他們路費放他們走。還說他很注重孝道,小時候母親遺棄他改嫁,等到他當了官之后,不僅沒記恨母親,還特意找到她,把她和繼父一起接到自己的身邊贍養(yǎng)。還說他曾經(jīng)手握幾省的軍政大權(quán),可是不懂軍事,在內(nèi)戰(zhàn)中失敗,后被人刺殺。
按說,憑上面這些條件,應該不難知道這個人是誰了啊,可中國詩人仍不清楚作者究竟何人。直到某一天,中國詩人偶然看到張宗昌的這首作品:“遠看泰山黑糊糊,上頭細來下頭粗。有朝一日翻過來,下頭細來上頭粗。”恍然驚愕。
知道是張宗昌的詩時,我的快樂不亞于在春晚時看到最經(jīng)典的喜劇小品,隨即把這快樂與母親、老公和所有能立即找到的親朋分享。
平時我的閱讀并不刻意,抓到什么書就看什么書,因而獲得的信息也總是雜亂無章。周末到書店,忘記了帶錢包也忘記了帶購書卡,就在里面漫無目的的閑翻,不經(jīng)意間,看到一本關于將漢語翻譯成英文所鬧的笑話書,看后令人不禁捧腹。
記得書里幾則小故事說,中國的菜名“童子雞”,老外們竟然把它翻譯成“還沒有性生活的雞”。說起來,這翻譯也還不夠準確,應該翻譯成“還沒有性生活的公雞”。如果這雞是母雞怎么辦?能說是“童子雞”嗎?應該是“處女雞”了。最惡心的是,一外國人開辦的中國菜館在菜單上居然把“口水雞”翻譯成了“流口水的雞”。漢語中的“口水雞”雖然不雅,但是每次想到它那種酸辣麻甜的味道,就忍不住要流口水,這是正宗的川味,西南幾省的人都非常愛吃。最讓人抓狂的翻譯就是將“麻婆豆腐”這道好菜翻譯成“滿臉雀斑的女人制作的豆腐”;把“四喜丸子”翻譯成了“四個高興的肉團”;“宮保雞”被翻譯成“政府虐待雞”。眾多閱讀帶來的樂趣,遠遠不止這些,此處不再一一列舉,但閱讀獲得的快感,是其他任何事物都無法替代的。
年輕人常閱讀,無疑能增長知識,豐富閱歷;忙碌的中年人,如果也能抽空閱讀,同樣也能達到增加個人氣質(zhì)和修身養(yǎng)性的效果;而相對輕閑的老年人每天除了到外面走走,鍛煉鍛煉身體而外,據(jù)說閱讀還有防止患老年癡呆的可能。不必說“書中自有顏如玉,書中自有黃金屋”這樣冠冕堂皇的教條,單就給你枯燥的生活帶來樂趣這一點,也值得你到書海中暢快遨游。

頻道推薦
共有0條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