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定芬:“您活到100歲,我就服侍您到100歲”
吳定芬:“您活到100歲,我就服侍您到100歲”
周文明
黔西南州普安縣江西坡鎮(zhèn)聯(lián)盟村布依族婦女吳定芬,二十多年如一日,用柔弱的雙肩撐起家庭的重擔,為年邁多病的公公養(yǎng)老送終,服侍重病在身的丈夫直至其去世。公公和丈夫去世以后,吳定芬又恪盡孝道,悉心照料年邁的婆婆,要陪婆婆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。當有好心人上門說媒,勸她別守活寡,另尋好人家。吳定芬淡然應答:“誰不想過好日子呢,我要是改嫁走了,我那75歲苦命的老婆婆咋個辦呀?她身體又不好,撇下她一個人,我咋個忍心?”吳定芬堅守孝道的心聲話語,剛好被在隔壁房間里的婆婆聽到,頓時老淚縱橫……
“您活到100歲,我就服侍您到100歲。”這是普安縣江西坡鎮(zhèn)聯(lián)盟村上南坡組的一名普通布依婦女吳定芬,在安慰失去老伴和兒子的婆婆時,經(jīng)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。
吳定芬是這樣說的,也是這樣做的。
現(xiàn)年48歲的吳定芬,二十多年如一日,用柔弱的雙肩撐起家庭的重擔,為年邁多病的公公養(yǎng)老送終,服侍重病在身的丈夫直至其去世。公公和丈夫去世以后,吳定芬又恪盡孝道,悉心照料年邁的婆婆。
十多年前,公公還在臥床不起的時候,人們來到吳定芬家,經(jīng)?梢钥吹剿@個兒媳侍候公公大小便的情景,令人感嘆不已。
“孩子!天天如此,我太過意不去了。”公公含著激動的淚水低聲地說。
“我這個媳婦,就是一個孝順子,我爹癱瘓在床,她每天大清早就起床,幫老人家換衣褲,擦洗身子,做飯菜,然后才去上山做活。每天做活路回家,她顧不上吃飯,就到我爹床前,先看看我爹的衣服和床單有沒有弄臟。我爹大小便經(jīng)常失控,她就經(jīng)常給老人家換洗。我知道老人得的是癌癥活不長,還不敢對我媳婦說,怕她受不了。”提起吳定芬,丈夫羅藝是贊不絕口。
“今天,我有水果、有肉吃了,全靠吳定芬這個娃娃啊。想起來,這個娃娃也夠苦的了,但她從來不喊累,我是心疼,和她搶著干活,但她就是不讓我做。她的理由是我一大把年紀了,不能干重活。”這是婆婆經(jīng)常給人們講的話。吳定芬認為公公在世時,沒有好的吃,沒有好的穿,婆婆近70歲了,身體又不大好,不能再讓婆婆過這么苦的日子了。婆婆為有這樣賢惠善良的兒媳,而感動,而欣慰。
上南坡這個地方,山高坡陡,交通閉塞,祖祖輩輩務農(nóng)臉朝黃土背朝天,種的莊稼只能勉強糊口,家里哪還有錢來給婆婆買好吃的和好穿的?
丈夫羅藝是村衛(wèi)生員,每天早出晚歸,吳定芬就成了家里唯一的勞動力,農(nóng)活和家里的事務全靠她來撐持。想到自己有的是力氣,吳定芬索性又開荒種了15畝茶葉和5畝桃子、梨子、桔子,并學會了烤酒,每年再養(yǎng)上10多頭豬。這樣,家里的日子就漸漸地好起來了,婆婆也終于吃上了好吃的,穿上了好穿的。鄉(xiāng)親們都說,每個星期趕鄉(xiāng)場,吳定芬都要買好的回來給婆婆吃,果園里的水果成熟了,她都要先摘來讓婆婆嘗鮮。
2011年5月,丈夫羅藝因患癌癥醫(yī)治無效離開人世,這時,吳定芬才45歲,重新找個婆家并不難。想到丈夫是羅家的獨子,如果自己再改嫁,婆婆就無依無靠了。吳定芬毅然選擇了堅守這個特殊的家,她決心陪婆婆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。
2011年那個寒冷的冬天,好心的王大娘上門來提親:“娃娃,你還年輕。羅藝這個狠心的短命鬼丟下你就走了,這些年來,我看你也過夠了苦日子,你還是重新找個婆家好啊,何必在這里守寡。睛隆沙子鎮(zhèn)有個中年人,剛離過婚,家里沒得什么負擔,要錢有錢,要車有車,還有幾大片果園,人家知道你人品好,請我來搭個橋,如果你覺得可以,就跟我去他家看一趟。”
吳定芬放下手中的活路,笑著對王大娘說:“誰不想過好日子呢,你也知道我家里還有個75歲的老婆婆,我要是改嫁走了,我那苦命的老婆婆咋個辦呀?”
王大娘打斷了吳定芬的話,“你老婆婆?哎呀,她泥巴就快淹到脖子上了,你還顧她?她兒子死了,還有女兒啊,她去投奔女兒家不就行了嗎?再說,她年紀越大你就越難服侍啊,你要好好想清楚啊。”
“她年紀一大把,身體又不好,撇下她一個人,我咋個忍心?”吳定芬決心已下,她好說歹說將王大娘給打發(fā)走了。
王大娘和吳定芬的對話,剛好被在房間里的婆婆聽得是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聽到這番話,婆婆頓時老淚縱橫。婆婆想,都說人跟人有緣,自己這算是長見識了,這輩子能夠碰上這么個兒媳婦,算是沒有白活了。
想歸想,事后婆婆還是和吳定芬商量:“兒啊,你也要考慮你的個人問題了,不要為我的事而苦了你自己,實在不行我就去女兒家住。”
“媽,您別講了,您再像這樣講就見外了,我哪里也不去,只要您能活到100歲,我就服侍您到100歲。”吳定芬顯得有些生氣,這是她第一次在婆婆面前生氣。見吳定芬不可商量,婆婆從此再也沒有提這事。
頻道推薦
共有0條評論